不知不觉中,”孤独“似乎已经成为了老人的代名词之一。尤其是空巢老人,他们往往没有亲人陪伴,没有子女守护,他们可能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呆在一个家里,那么这时候有什么能帮助到他们的呢?
老有所为,老人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参加一些工作,这些工作不需要高技术,也不需要繁重的体力,就去简单的找一些适宜的工作,或者社区的志愿者工作。找这样的工作呢,也不是为了挣多少工资,而是为了让他们参与到社会中去,去寻找一些新伙伴,这样他们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余热,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而且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他们还能和外界接触,可以增加人际交往,也可以防止老年抑郁,让他们的每天的生活都变可以变得充实且有意义,不再感到孤独。
老有所乐,老人所选择的这份工作也好,或者子女未老人安排的住处也好,比如乡村社区养老。他们就可以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一群人在一起相处,他们可以互相陪伴,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每天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让他们每天都有好心情,也可以给老人丰富的心灵回馈。
所以我们要尽量让老人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一些,不要让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成为我们的人生遗憾。
1、每天坚持适量运动
每天必须坚持体育锻炼一个小时左右,结伴散步,简单易行,效果不错。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2、多出门走走看看
老年人平时呆在家里孤单寂寞,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心胸和眼界更加开阔;走出了狭窄单调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对身心的健康自然有好处,也可以激发老年人旺盛的精力。
3、退休后学会转换角色
到老年,离休、退休了,不管从前官位多高,钱有多少,都应该忘记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4、培养兴趣爱好
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摄影、弹琴、唱歌、舞蹈、拳术、棋艺、养花、种菜、垂钓、手工制作、饲养宠物……每一样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都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
你可以任选一两样,投身其中。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
5、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老年人退休后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人不但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学习中排解了孤独。通过学习,还可以加强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老人自身的社会价值感。
6、勇于接触陌生人
老年人移居到陌生的环境,要面对现实,大胆走出家门,主动与人交往,多关心帮助他人,建立新的人脉,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
多结交各方面的朋友,特别是忘年交朋友。必须有几个铁哥们儿或铁姐们儿。多欣赏、赞美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敞开心胸,多和朋友交流,有助于排解心中的苦闷。
7、结交爱侣
失偶或离异老人,如果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伴侣,重组家庭,让爱情滋润心田,也是排解孤独的好办法。但再婚一定要考虑周全,慎之又慎,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再婚对老年人来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互相沟通和慰藉,这样在心理上能达到的平衡,精神上也可以放松。它能使人愉快地度过幸福的晚年,享受人生的最后阶段。
8、学会自我欣赏
很多退休老人会有一种自己老了干不动了,被社会淘汰了的消极思想,其实这是不对的。老人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我们老了,不是无能,也不是废物。我们年轻时已经为家庭和社会做了应有的贡献。
老了即使不再老有所为,只要活着就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奉献。不必自卑,不必沮丧,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充满自信地愉快生活,笑对人生。不要过于节俭,该享受的要享受,要精心地打扮修饰自己,穿光鲜时尚的衣服,举止优雅地参加到各种社会活动中。
9、子女应该常与老人谈心
老人整日在家,活动范围小,又年老、体弱多病,加上对子女的牵挂和对往日好友的思念,内心常常不平静。
精神上的这些苦恼、烦闷、忧虑需要向外渲泄,向人诉说。小辈如能抽时间常和老人谈心聊家常,能使老人的心理满足,同时也利于家庭气氛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