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小编在这里讲到养老金已经17连涨,那么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介绍养老金。养老金分为两种,分别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建立以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以保障城乡居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一种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岗位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向其支付养老金等待遇,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五处不同,分别是:参保对象不同,强制性不同,缴费方式不同,待遇领取条件不同,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不同。(具体不同之处,可见本文最低端--摘自百度百科。)
附文(材料):
一、参保对象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等参保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等。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上海居住但未就业的人员,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二、参保方式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1、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2、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保。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自愿参保。
三、缴费方式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1、按月缴费。
2、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帮职工代扣代交。目前,本市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6%,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8%。
3、以灵活就业方式参保的人员由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在每年度本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之间进行选择,按照选定缴费基数24%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1、按年缴费。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每年按档次缴费,政府根据缴费档次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参保人缴的钱一起存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保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档次。
四、退休年龄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1、本市企业职工: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工作的年满55周岁)。
2、特殊工种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
3、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
4、灵活就业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
五、养老金计算方法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积额及退休时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计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根据个人账户总额、缴费年限等因素计算。